close

church

1

公東的教堂
立即試讀

故事要從一棟建築物開始。這是一座教堂,在台東,默默的守護著校園,陪伴莘莘學子上下學,已經54個寒暑了。有一天,國際知名的攝影師范毅舜,因緣際會,看見了它,大為驚嘆。在這之前,這位從台灣移居到美國的藝術家,為了撰寫《山丘上的修道院》,走訪跋涉不易到達的地方,只為了觀看建築大師科比意的作品;在這之前,他也出版了《海岸山脈的瑞士人》,為幾位來自瑞士,在東台灣傳教、興學、蓋醫院的傳教士立傳。

然而這一天,為了寫作採訪,在台東,他赫然發現,近一甲子前,這裡就有科比意建築風格的教堂,默默立在熟悉的土地上,踏破鐵鞋,得來不費功夫,卻遲到了那麼多年。於是他聽到公東教堂背後的故事,更多關於公東高工的故事,這分震驚,這分驚喜,讓他寫下《公東的教堂──海岸山脈的一頁教育傳奇》一書,和台東山水、建築物一樣漂亮典雅的書。

2

好像經常聽到這樣的事:一個台灣子弟,長期浸淫於歐美文化,讚嘆西洋文學藝術之美,對其中掌故耳熟能詳之餘,突然有一天,外國朋友問到,你們自己的東西呢?或者因為某某緣故,想到自己土地上的東西在哪裡時,才發現對母土的認識竟然如此稀薄,那一臉的茫然。

也有的人在國外繞了一圈,聽到了國際肯定、宣揚,方注意到自家的文化藝術,(法國人崇敬喜愛的侯孝賢、蔡明亮等導演,台灣往往以作品匆匆下片來回敬。)當范毅舜察知千里追尋的美,其實就在腳下,驚然回首,發現燈火闌珊處,自家也有好東西,只是貴遠賤近,不被發掘,不被欣賞。他帶著贖罪般的心情,以文學筆力、攝影才華,完成《公東的教堂》,寫下被忽略的,來自台東,教育與宗教的傳奇,也帶著讚嘆與嘆息,回頭,面對家鄉的事物,看見自己成長的土地,看見失落多年的,或是未曾發現的自我。

3

只知道范毅舜是國際知名攝影師,不知也是說故事高手。在先前那本《海岸山脈的瑞士人》裡,他誠實寫下靈修路上的叩問、掙扎,以及與神父的相處、衝突、和解等複雜的情誼。在《公東的教堂》,他進一步講述白冷教會這群教士的精神、靈魂、行事與話語。他筆下的花東故事,令人感動,卻不是賺人熱淚的那種故事,而是讓人尋找自己、看見自己的的故事。

4

白冷教會台灣分會創辦人,也是台東高工創辦人錫質平神父,辦學理念明確,要幫助原住民,以常聽到的話就是,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釣魚之道,宣教士的想法,就是辦職校,教他們一技之長,不但要在台東辦像西部一樣的職校,且要教他們更強的技術,超越都市孩子。而事實證明,台東高工做到了。

書中記載一件事:董事會要求學校升格為專科學校,教會反對,因為當初興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孩子們的一技之長,一旦升格,這些原住民孩子甚至於無法進入公東就讀。據說後來公東高工招生因而日益困難。但從這一點,便知道教會的理念與思路,理念清楚,行動便有所依循。

5

藝術家和詩人都具備共同特質,擁有詩眼、詩心,能夠看見事物滿滿的或隱隱的詩意。本書第三章談公東教堂設計的巧思,即使沒去過,也能藉由范毅舜的如詩筆法,感受到教堂與光影的美麗邂逅。幾張攝影作品,范毅舜以圖說傳遞當下的感動,他讓我們看到,當日光灑落,牆面那一片「光的海洋」;看到設計者巧心從各個角度採光,讓教堂空間充滿奇異的光芒,形成一座「光的聖殿」。范毅舜說,教堂屋頂「是由水泥譜寫的世紀交響詩」,在光烘托之下,即使近乎單色調的灰泥也細膩如絲綢。照片與文字,如詩如畫,相得益彰,讓這本書,不只是一本閱讀後停下來思索的書,也是美麗的引人讚嘆的藝術品。

6

美則美矣,美在外表,還要有內蘊的感情,才是大美。范毅舜在書中寫道:「一座建築,再怎麼說仍只是一座建築,公東的教堂,為我們保持了一個時代的記憶與感情,就是那份記憶與情感,讓有限的人終不至在虛無的宇宙間無依無靠。」作者不但寫出時代的記憶與感情,也寫出每個人內心潛藏的夢想與希望。

果子離群索書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果子離 公東的教堂
    全站熱搜

    readm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