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pple)公布iTunes U下載量已經超過10億次,並且有超過60%的下載量是來自美國以外的地區。這對於電子教科書與網路學習產業是項令人振奮的消息。 網路化、數位化的興起讓數位學習無遠弗屆,蘋果最早於2005年公布iTunes U教育平台,當時與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合作,將該校上課的內容影片、投影片或講義等放置在iTunes U上提供全球使用iOS系統的使用者學習。 幾年下來,iTunes U已與美國各大名校聯合,包括:史丹佛大學、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等。而所開設的課程從理工、科技、醫學、科學、藝術、文化等應有盡有。 根據蘋果的數據顯示,在過去六年裡有超過1200個大專院校與超過1200家K-12的學校使用這項服務。 蘋果相當積極推動教育市場,透過軟硬體相加乘的效果,使得近年來有不錯的成績,不只電子教科書業者積極在iTunes U上開發課程,全球各國的教育業者也都紛紛積極投入參與iTunes U合作計畫,使用者不僅可以一窺美國長春藤名校的教材與上課內容,還包括來自全球其他地區的學程,包括巴西、南韓、土耳其、阿拉伯等多達三十多個國家高等教育的課程。 蘋果資深網路軟體服務副總裁Eddy Cue表示,「看到全球有這麼多的教育界與學生在使用iTunes U服務,並積極開發上面的內容,這真的超越以往我們對於教育與跨國學習的想法與習慣。」 目前在iTunes U上已有來自全球超過25萬名學生參與課程學習,看來知識的取得與教育資源的運用在數位化與網路時代裡將有一番相當不一樣的轉變。 資料來源:

readm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年世界童軍大露營一景(Photo from Flicker CC by Daniel M. Reck

「野外活動是童子軍運動的白天,露營是野外活動的正午,營火是露營的脈搏。」──羅伯特·貝登堡(Robert Baden-Powell)。 自1935年起,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將每年的3月5日定為「童軍節」,台灣各縣市的童軍組織會在這天舉辦各式活動慶祝。童軍運動強調「做中學」,並運用榮譽、徽章、小隊等制度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百年千書收錄了由世界童軍創始人貝登堡所寫的《童子軍運動的要義》,於1958年出版。書中介紹童子軍是一種生活教育,「這是利用少年們的休閒時間,給他們種種健全的活動,使他們在情投意合中得到一群良伴,以及一些補充學校教育不足的訓練。」 1907年,貝登堡召集20位青少年在英國桃山白浪島露營,並將他們編作4個小隊,每隊指定一人當小隊長,每天從事生火炊事、自然觀察和急救等訓練。以自動自發和熱心服務的童軍精神便從英國發展起來,繼而傳到世界各地。 1920年,首次世界童軍大露營在英國奧林匹克競技場舉行,貝登堡被推舉為「世界童軍總監」。同時也召開第一次國際會議,證明童軍運動具世界性。 百年千書,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www.facebook.com/1000ebooks https://readmoo.com/kebook

readm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oto from wikipedia

今天是日本一年一度的女兒節(又稱雛祭典,Hina Matsuri),擺放的雛人形娃娃(Hina Ningyo)會為家中小女孩擋去邪靈的侵襲,讓她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母親在前一周將娃娃布置好,節日一過完便立刻收起,傳說若延遲越久,會延誤女兒未來的婚姻。 如果家中有未滿周歲的女兒,母親會準備「散壽司」(壽司飯上添加許多蛋絲、蝦、蟹和魚肉)與蛤蜊湯,招待來慶賀節日的親友。鮮豔的「散壽司」宛如女子的華麗面貌,蛤蜊則是因為不同的殼無法密合,象徵女孩子對愛情的忠貞專一。 這天雖然不是國定假日,但家中成員大都會盡量聚在一起,娘家的外公外婆會事先包紅包,讓夫妻帶著女兒去挑選喜歡的女兒節娃娃。由於這時節正好是桃花盛開的季節,女兒節也稱為「桃花節」或「桃日」,象徵幸福的桃花在這一天是不可或缺的吉祥物。 在這個以女性為主的節日,不妨一同來閱讀女權先驅西蒙波娃為自己寫的回憶錄─《西蒙波娃回憶錄:一位嫻靜淑女的自傳》。波娃50歲即著手撰寫,共有四冊。 她在書中說道:「我必須保留我身上最貴重的東西,那就是我對自由的興趣、對生命的愛好、好奇心,和想寫作的意志。」不論是在追求智性發展的道路上,抑或徜徉於伴侶沙特的親密愛戀,這份信念與堅持貫徹了她整個人生。 百年千書,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www.facebook.com/1000ebooks https://readmoo.com/kebook

readm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oto from Flicker CC by USDAgov

「除非有人跟你一樣關心這糟糕的事情,不然事情是不會變好的,不可能!」──蘇斯博士(Dr. Seuss),《羅雷司》(The Lorax)。 2012年上映的動畫《羅雷司》(The Lorax)以環境保育為故事主軸,講述一企業家因為好奇,在斯尼鎮的森林中砍下一棵毛樹,被森林守護神羅雷司警告不能再犯。不料,毛樹做成的萬用絲絨在鎮裡掀起搶購熱潮,商人們粗暴地闖進森林,大舉伐木。眼看心愛的樹木一棵棵倒下,傷心的羅雷司離開了摯愛的森林,斯尼鎮從此綠意不再,巨大的工廠不斷排出廢氣與廢水,附近生態受到嚴重汙染……。 《羅雷司》的原創者──美國兒童文學作家蘇斯博士,生於1904年3月2日。他的作品往往結合風趣的文字、有趣的插畫與值得深思的社會議題,更重要的是,他能根據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們所擁有的閱讀詞彙加以創作,以1957年出版的《魔法靈貓》(The Cat in the Hat)為例,全書一共只使用225個單字,而這正是美國六歲兒童可以閱讀的單字數量。 1984年,蘇斯博士獲頒普立茲獎兒童文學獎。其作品數度被改編為電影和動畫,包括2000年的《鬼靈精》(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2004年的《魔法靈貓》,以及2008年的《荷頓奇遇記》(Horton Hears a Who!)等等。 蘇斯博士去世後,美國國家教育協會將每年的3月2日訂為「全美讀書日」(Read Across America Day),鼓勵孩子養成愛讀書的習慣。 百年千書,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www.facebook.com/1000ebooks https://readmoo.com/kebook

readm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oto from Flicker CC by Crossett Library Bennington Colleg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國際海豹日」。由於濫捕亂獵和海水污染,海豹的種群數量在急劇下降,爲了保護這群可愛的珍稀動物,拯救海豹基金會遂將每年的3月1日訂為「國際海豹日」。 談及動物,由阿根廷作家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所寫的《想像的動物》(The Book of Imaginary Beings)一書,集一切驚奇與想像之大成,書中共有117篇,介紹117隻來自世界各地神話、古籍及少數現代小說中的想像生物。 作者波赫士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博學的人之一」,他所書寫的生物,絕大部分是真實動物的各部肢體任意組合,例如獅身人面的史芬克斯、人頭馬辛托、半獅半鷹希洛多塔斯、人魚鳥混成的賽倫等等。 《想像的動物》喚起廣大讀者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究竟這群生物「來自何處?」「為何而來?」「意義為何?」博覽群書的波赫士在每一篇結束前都留下該生物曾出沒的依據,留待讀者自行發掘。 百年千書,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www.facebook.com/1000ebooks https://readmoo.com/kebook

readm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二八紀念碑(Photo from wikipedia )

「『妳這麼可憐!妳的丈夫是被日本帝國主義殺死的,而妳也是受過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殘摧。可是妳放心,我並不是日本帝國主義,不會害你,相反地我更加愛著妳,要救了被日本帝國主義殘摧的人,這是我的任務。我愛著被日本帝國主義蹂躪過的台胞,救了台胞,我是為台灣服務的。』 他的聲音是多麼甜蜜,竟使彩鳳覺得萬分的幸福,雖然這次的結婚是被他強迫所致的,但看了這樣的情形,她就沒有一點兒後悔了。」──呂赫若,〈冬夜〉。 1989年出版的《二二八台灣小說選》是首部二二八小說選集,也是「二二八事件」首次作為特定小說題材的具體代表。一共收錄十篇作品,〈冬夜〉是第一篇,女主角彩鳳因家境因素,不得已到酒店上班,認識了第二任丈夫郭欽明,不料被丈夫傳染性病,丈夫卻反控她婚後還流連於酒店,才因此得病,主張立刻離婚,並要回三萬元聘金。 作者藉由郭欽明的角色,暗諷當時國民政府派來接收台灣的官員,他們張開雙手,看似歡迎人民「回到祖國懷抱」,卻搖身一變成了新一代殖民者,不遺餘力地壓榨台灣人民,彩鳳則是人民的象徵,永遠是政權流變下的犧牲者,時代的無語者。 百年千書,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www.facebook.com/1000ebooks https://readmoo.com/kebook

readm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安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Photo from flickr CC by Disney ABC Television Group )

「小說(少年Pi的奇幻漂流)引起我注意的是它某種類似「冥想」的氣質,而這對吸引電影觀眾而言是很不利的,我想馬泰爾是在說這個,我不能乾巴巴地扔出一個故事,讓觀眾自己醞釀感情,然後在他們心頭壓一塊石頭……我想讓它更有『勇氣』,在海上漂流努力求生的勇氣;觸摸人性最幽微地帶的勇氣;還有你必須得承認第二個故事存在可能性的勇氣。 我一直說做人可以很溫柔很中庸,但做藝術不能手軟,我希望我已經把我的決心完整地表現在電影中了。」──李安。 (節錄自新聞) 第87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剛剛落幕,導演李安執導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本屆最大贏家,共奪得四項大獎,包括最佳導演、最佳配樂、最佳攝影以及最佳視覺效果獎。 延續這股電影熱潮,百年千書要介紹一本1965年出版的《電影的語言》,作者是約瑟.馬斯賽里(Joseph V. Mascelli)。書中的五大重點介紹了攝影角度(Camera angle)、分鏡的連續性(Continuity)、影片剪接(Cutting)、影片特寫(Close up)與取景與構圖的組合(Composition)。形同概括所有的電影語言和技法,作者以由淺入深的方式,為電影各種技法下定義、解釋和圖示。 百年千書,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www.facebook.com/1000ebooks https://readmoo.com/kebook

readm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uff-da

Barnes & Noble(邦諾書店)要找買主?近來在北美出版業界傳得沸沸揚揚的謠言,讓各界震驚!這家在1917年於紐約設立第一家書店開始至今已走過將近快一個世紀的北美最大連鎖實體書店,在這波數位革命浪潮之下,的確遇到了轉型危機與瓶頸。 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持有率不斷往上成長,也讓電子書市場有了比以往更多成長的機會。根據美國出版協會所公布的數據顯示,電子書相對於整體書市呈現持續向上成長的狀態,總體來看北美電子書市場成長了46%,尤其是兒童類電子書在這部分成長最為顯著。 目前北美電子書市場以亞馬遜(Amazon.com)為龍頭地位,其憑藉著Kindle與北美最大網路通路商之姿,加上與美國六大出版社合作,幾乎快要攏斷北美電子書市場。 影響北美整體書市狀況的除了電子書興起之外,網路書店的便利、無遠弗屆也讓昔日美國最大實體連鎖書店Barnes & Noble的實體銷售大受打擊。 為了迎擊這波數位革命,Barnes & Noble於2009年底推出自家電子書閱讀器Nook,但是才不到三、四年間,Nook的銷售業績在這個平板電腦的盛世裡卻未顯出色,而書店業務也沒起色。這些都使得Barnes & Noble的營收直直落。其實早在先前,面對網路通路的崛起,Barnes & Noble就預計在未來十年內逐步關閉旗下三分之一的零售書店,預計十年後實體零售書店在全美將只剩500家以內。 業界更謠傳Barnes & Noble打算切割Nook電子書閱讀器與平板事業,是否繼續留存該業務或易主目前尚未定,但市場謠言已滿天飛。Barnes & Noble的股價更受到影響而爆跌了20%,更令北美出版市場一片嘩然。 不過Barnes & Noble曾向業內專業人適透露,希望未來能更專注在數位出版、電子書、數位內容銷售業務上。 無論Barnes & Noble未來的路怎麼走?曾經是美國最大的超級連鎖實體書店怎麼會落得如此狼狽的窘境?這一場數位革命,無論是數位出版、電子書、網路通路都讓北美的出版業者與通路業者得重新思考整體的數位策略。根據美國出版協會的數據顯示,電子書目前佔美國書市22%的份額,而電子書只花了5年的時間去改變這個狀況。 參考資料:

readm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71年上映的同名電影海報(Photo from Flicker CC by K嘛

「徹底的善與徹底的惡一樣沒有人性,人性重要的是自由的道德選擇權。」─安東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 英國小說家安東尼·伯吉斯生於1917年2月25日, 1962年出版的反烏托邦小說《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是他的著名之作。「發條橘子」暗喻人類看似有自由意志,卻始終受上帝左右,因此書中不間斷地出現「自由意志」與「注定被神拯救」觀點之間的對立拉扯。 全書依主角15歲青少年亞歷克斯的際遇分為三部曲:首部曲是亞歷克斯的青春期,他與一群朋友在街上打架鬧事,擅闖民宅強暴婦女,後來亞歷克斯被朋友背叛,必須入獄服刑14年,二部曲就此展開。 兩年過去,亞歷克斯並無悔改之意,因此,他被選中參加一個為期兩星期的實驗,該實驗抑制了他的犯罪心態,此後只要一有暴力念頭便會痛苦不堪。結束後,亞歷克斯出獄重返社會,卻發現自己在家中地位已被取代,走在街上又被昔日仇敵欺侮嘲弄,在極端痛苦中他選擇跳樓輕生。清醒後,他再度擁有「為惡」的能力,此為最終曲。 安東尼·伯吉斯原本想當一名作曲家,但42歲時被診斷出罹患不治之症,於是開始拾起筆寫作,希望多賺取一些稿費,作為妻子後半輩子的保障,不料最後發現竟是診斷錯誤,《發條橘子》便在此陰錯陽差的情境下誕生。 百年千書,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www.facebook.com/1000ebooks https://readmoo.com/kebook

readm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oto from theglobeandmail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 今天是法國浪漫派作家維克多‧雨果的211歲誕辰。 改編自雨果(Victor Hugo)名著《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的同名電影於今年2月8日上映,票房勢如破竹,飾演芳婷(Fantine)的安海瑟薇(Ann Hathaway)更於昨日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榮獲最佳女配角獎,實至名歸。另外該電影也獲得「最佳混音獎」與「最佳化妝獎」兩項殊榮。 1980年,《悲慘世界》首度以音樂劇形式在巴黎舉行公演,原訂上演八周,因觀眾反應極為熱情,延長至十六周,英文版則於1985年在倫敦推出,《悲》劇熱潮頓時一發不可收拾。 從演員們無懈可擊的歌聲與演出,以及氣勢磅礡的音效配樂,全球樂迷由此了解,一群懷抱熱血理想的青年為對抗自大君主體制,而在巴黎街頭發起的「六月暴動」,然而,不論是舞台劇、音樂劇或電影形式,它們皆帶領人們一次次地觸及雨果作品的核心精神─人道主義。 19世紀前半的法國,市民階級崛起,那是個都市人口迅速膨脹、工業革命興起的年代,但由於變化過於激烈,犯罪率與失業率不斷往上攀升,社會問題層出不窮,雨果看見制度的不公;聽見底層人民的哭喊,他帶著人道關懷的理念,花了12年時間,完成因革命被迫數度中斷寫作的鉅著《悲慘世界》。 百年千書,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www.facebook.com/1000ebooks https://readmoo.com/kebook

readm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