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hoto from imahaya.net

「的確,砂並不適合生存。然而對生存來說,安定難道是絕對不可或缺的嗎?難道不正因為固執於安定,所以才開始那叫人令人厭煩的競爭的嗎?若是不求安定,委身給砂的流動的話,應該也就不會有競爭的。事實上,砂漠中也有花開,棲息著蟲子和禽獸。那是利用強韌的適應能力,逃到競爭圈之外的生物。」──安部公房,《砂丘之女》。 1924年3月7日,日本作家安部公房生於東京,他的父親任教於中國滿州醫科大學,為了一家團聚,出生後隔年便與母親移居瀋陽。安部公房少年時即對尼采、海德格等存在主義大家的作品深感興趣,杜斯妥也夫斯基則是他最喜愛的作家。 1943年,安部公房進入東京帝國大學醫學系就讀,當時正處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預料日本將戰敗,便於1944年10月偽造病情診斷書,休學回到瀋陽。隔年遭逢父親突然病故的打擊,他與母親於是返回日本居住。這般游移不定的生活剝奪了他對故鄉的情感,「我的自傳開頭總是無從下筆,因為我是個沒有故鄉的人。」 安部公房的作品多為描寫人與社會的疏離而產生的孤獨心境,《砂丘之女》敘述一位昆蟲學家迷路闖進砂丘村落,一個因沙崩失去丈夫和孩子的女人俘虜了他,從此他陷在砂洞中,為了不讓自己被砂吞噬,只有日復一日地與之搏鬥,永無休止。砂洞即暗喻被資本主義異化的社會,人們必須意識到自己處境的荒謬,進而持續抗爭,才得以找到自身存在的可能性。 百年千書,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www.facebook.com/1000ebooks https://readmoo.com/keboo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adm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